队伍建设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队伍建设 > 固定人员 > 任间

任间

 个人经历与学术成就:

2002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获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学士学位;

2007年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获物理电子学博士学位,后进入中科大生命科学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2010年获聘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百人计划”副教授;

2011年晋升教授,入选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计划;

2012年获广东省杰出青年基金;

2013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2014年入选“广东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

2002-2007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攻读博士期间一直参与国家大科学工程项目“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望远镜”(LAMOST),并承担其中的巡天战略系统的研发工作,在计算机算法和大型工程软件设计开发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进入生物领域后将计算机、天文以及工程物理方面的算法与方法成功应用于蛋白质翻译后修饰位点预测、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分析等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近四年在包括Molecular & Cellular ProteomicsNucleic Acids ResearchCell Research等国际著名杂志发表SCI论文20篇,其中通讯或一作16篇,累计影响因子110,他引300余次。担任国际生物信息学杂志Dataset Papers in BiologyFrontiers in Bioinformatics and Computational Biology 编委,以及ProteomicsPlos OnePlant Methods等杂志审稿人。发布生物信息学工具及数据库20个,获颁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5项。

 

近期代表性论文(通讯作者*):

[1] Liu Z, Cao J, Gao X, Zhou Y, Wen L, Yang X, Yao X, Ren J*, Xue Y*. CPLA 1.0: an integrated database of protein lysine acetylation. Nucleic Acids Res. 2011;39:D1029-1034.

[2] Ren J, Jiang CH, Gao XJ, Liu ZX, Yuan ZN, Jin CJ, Wen LP, Zhang ZL, Xue Y, Yao XB. PhosSNP for Systematic Analysis of Genetic Polymorphisms That Influence Protein Phosphorylation. Molecular & Cellular Proteomics. 2010;9(4):623-634.

[3] Xue Y*, Ren J*, Gao XJ, Jin CJ, Wen LP, Yao XB. GPS 2.0, a tool to predict kinase-specific phosphorylation sites in hierarchy. Molecular & Cellular Proteomics. 2008;7(9):1598-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