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大学院实验室安全应急措施
为了保障各实验室实验操作中的安全,确保我院教学和科研实验室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保护生命,切实有效降低和控制安全事故的可能造成的危害,依照中山大学设备处有关要求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措施。一、严禁擅自携带任何危险品进入实验室。
二、事故分类与应急响应措施
1.烧伤急救
(1)普通轻度烧伤,可擦用清凉乳剂于创伤处,并包扎好;略重的烧伤可视烧伤情况立即送医院处理;遇有休克的伤员就立即通知医院前来抢救、处理。
(2)化学烧伤时,应迅速解脱衣服,首先清除残存在皮肤上的化学药品,用水多次冲洗,同时视烧伤情况立即送医院救治或通知医院前来救治。
一般实验过程中若不慎重被(强)碱腐蚀,可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2%醋酸溶液或饱和硼酸溶液清洗,然后再用水冲洗;不慎重被(强)酸腐蚀,可先用干净毛巾擦净伤处,用大量水冲洗,然后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或稀氨水、肥皂水)冲洗,再用水冲洗,最后涂上甘油。
(3)眼睛受到任何伤害时,应立即请眼科医生诊断。但化学灼伤时,应分秒必争,在医生到来前即抓紧时间,立即用蒸馏水冲洗眼睛,冲洗时须用细水流,而且不能直射眼球。
如果碱溅入眼内,可用硼酸溶液冲洗;如果酸溅入眼睛时,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碳酸氢钠溶液冲洗, 严重者均应立即送医院治疗。
2. 创伤的急救
小的创伤可用消毒镊子或消毒纱布把伤口清洗干净,并用3.5%的碘酒涂在伤口周围,包起来。若出血较多时,可用压迫法止血,同时处理好伤口,扑上止血消炎粉等药,较紧的包扎起来即可。
较大的创伤或者动、静脉出血,甚至骨折时,应有尽有立即用急救绷带在伤口出血部上方扎紧止血,用消毒纱布盖住伤口,立即送医务室或医院救治。但止血时间长时,应注意每隔1-2小时适当放松一次,以免肢体缺血坏死。
3. 中毒的急救
对中毒者的急救主要在于把患者送往医院或医生到达之前,尽快将患者从中毒物质区域中移走,并尽快弄清致毒物质,以便协助医生排除中毒者体内毒物。如遇中毒者呼吸停止,心脏停跳时,应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心脏按摩,直至医生到达或送到医院为止。
4、触电的急救
实验室仪器设备在安装调试过程中,严禁带电作业,实验设备已带电的情况下,更是严禁搬动、移动或振动、以防损坏机器;无论任何仪器,一旦发现故障,必须立即关掉电源停止操作、严禁带故障运行;若出现触电事故,应首先切断电源,若来不及切断电源,可用绝缘物挑开电线,在未切断电源之前,切不可用手拉触电者,也不能用金属或潮湿的东西挑电线,若出现休克现象,要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或心脏按摩,特别注意出现假死现象时,千万不能放弃抢救,并尽快送医院治疗。
5.实验室一旦发生火灾,相关人员一定要保持冷静,迅速地切断火源和电源,用实验室内灭火器进行扑灭可控制的火灾及帮助人员撤离火场;对于不可控制的火灾,应迅速确保实验室所有人员安全有序地撤离,并马上报警,寻求消防部门援助。
三、信息报送
信息报送主要内容包括:事故的类型、方式、发生时间、地点、人员受伤害情况、事故潜在的危害程度、转化方式趋势等初步情况。
1、发生事故时,立即电话报告本实验室安全责任人,并报告学院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学院主管副院长):84113054
报警电话:110 急救电话:120 火警电话:119
2、发生事故10分钟内,电话报告学校相应应急机构:
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84110552 13725128089;保卫处:84111234;生物安全委员会:87335877
四、应急状态终止后,要认真调查事故原因并写出总结报告。
本安全应急措施自公布之日起开始执行。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大学院
2014年6月29日
2014年6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