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对母院和母校的拳拳之心

发布人:内容管理员

人物简介

刘海量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2003级本科毕业生、2007级硕士毕业生、2007届年级理事,目前供职于东莞博奥慕华基因科技有限公司。   

image-20240112231232-1

      9月8日中午,我们在生命科学大楼206室对刘海量师兄进行了采访。在访谈中,师兄就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学习生活、学校的人才培养等方面给出了一些建议,对当前社会生物行业的发展现状和生物专业毕业生去向等做了介绍,并对母校、母院以及校友工作提出了诚挚的建议。在采访的过程中,师兄的举手投足之间都饱含了深情。

image-20240112231232-2

寄语师弟师妹

回忆起在校的学习和生活,感觉师兄的内心充满了甜蜜。结合自己的经历,师兄认为,在求学阶段,首要的任务便是尽早搞清楚自己是否愿意从事将来的专业方向,因为不同的目标决定了不同的途径。如果可以,应当尽早进入自己感兴趣的实验室,以便于熟悉专业知识和掌握专业技能。因为早进入实验室可以帮助我们尽早地摸清自己未来是否愿意或是否适合进行生物专业的研究,也为专业转换留下时间和机会。当这些都能够确定之后,结合不同的情况,师兄给出了中肯、实用的建议:

如果确定未来从事生物领域的工作,那么本科阶段需要做的是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即实验操作技能,同时自学一些更加深入的专业知识来弥补大班授课所带来的知识局限性。

如果在学习期间,发现自己今后并不想从事生物领域的工作,师兄反倒鼓励在学习期间多参加一些社团活动。因为在社团里除了可以学到一些东西以外,重要的是还可以认识生科院以外的人,人是最重要的,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积累一些人脉关系。现今社会,知识和人脉是十分重要的,要么掌握知识、要么掌握人脉。当然,还可以在大三开始修读辅修、双专业或双学位。同时还可以多参加一些实习项目,以提升自身未来的竞争力。 

image-20240112231232-3

展望生命科学的世纪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由于师兄主要从事的是高通量测序的相关工作,我们在采访中也就生物行业和生物专业的现状和前景等交换了意见,并做了简单地探讨。

目前生物的行业中,主要工作类型有研发和生产两种为主。

对于研发工作来说,对学历的要求会比较高,至少需要硕士毕业生或以上。而相比之下生产方面的学历要求比较低,其招聘人群主要是一些比较甘心动手的学生。但比较而言,中大的本科毕业生往往因其对自身的期待值较高,因而不想局限于简单的机械重复,因此优势不太明显。从历届进入该方向的中大本科毕业生的情况来看,其大部分都不会继续坚持走下去,他们或是选择继续修读研深造,又或是转去从事于其他的行业。

从人才招聘的角度来说,生物行业招聘时,企业最关注的是应聘者的动手能力。所谓动手能力,对于本科生来说会从两个方面考察,一个指标是看毕业论文的具体内容和质量,第二个指标则是除毕业论文外,是否有在实验室进行其他的科研工作的经历。如果是硕士毕业生,则是主要考察从事的课题和研究生阶段所学习到的这些技能与公司的要求是否匹配,更多的是从专业是否对口的方面来考虑的。

说到生物行业的未来发展,师兄提到,目前普遍认为生物行业是一门朝阳行业,它表现出来的特点是发展速度快、对从业者的专业素质要求高而且对人才需求量大。但是,由于前些年开始学习生物专业以及开始从事生物行业的人数在大幅增加,因此,目前来说,新人入行需要更优秀的技术和更高水平的能力,否则很难在这个行业谋得一份满意或重要的工作。换句话说,我们生物专业的学生就需要使自己更加优秀。

就学校的角度而言,中山大学生物专业的毕业生对比国内高校还是有一些优势的。师兄最初所在的公司里就有一些中大的硕士和博士毕业生,但是后来,就日渐减少,很多中大毕业的学生更倾向于出国深造或是留在高校里做研究。因为在公司中供职,往往需要完成某个很窄领域的研究工作,但是在高校,研究和项目则相对来说会更加自由。

image-20240112231232-4

拳拳之心,饱含深情

毕业多年后,又再一次在中大,在生科院的这一片热土上,师兄饱含深情,处处流露出对母院和母校诚挚的爱。

谈及中大的发展和未来,师兄希望母校能秉承自己“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校训,不断向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迈进。

谈及生科院的规划时,师兄语重心长地谈到,期望母院能继续做好科研工作,希望母院能在本科生的课外活动以及其动手能力的培养等方面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最后,谈到校友总会的工作,作为2007届的年级理事,师兄认为最重要的是如何把人聚起来,为大家创造一个平台。

image-20240112231232-5

十分感谢刘海量师兄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接受我们的采访,此次采访让我们对生物行业和今后的求学生活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了解,对自己可能会犯的错误和自己未来可能发展的方向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和认知,让我们受益良多!

image-20240112231232-6

采访:刘祥明、陈家裔、唐熠阳

 摄影:陈家裔

文案:李天钦、刘祥明、陈家裔

编辑:佚明人,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