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 | 陈重建校友:把握机会 乐观坚持 持续学习
校友介绍:
陈重建,2000年至2010年就读于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获得博士学位。现任安诺优达基因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总裁/研究员。
敬爱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
非常荣幸今天能够再次穿上学位服,参加这次的毕业典礼,能够见证大家毕业,首先祝贺大家!
如果感情可以用时间来衡量的话,我相信,我比在座的各位,应该对中大的感情应该都要深厚。刚才校长说了,我在中大10年,其实我是在中大有11年。从2000年进入中大生命科学院到在珠海作为开荒就读开始,到2011年真正拿到博士学位,其实在中大待够了11年的春秋。这11年,我从一开始的年少无知到现在拥有自己的一番事业,其实这都是中大给予我的,可以说,没有中大就没有现在的我。我是南下求学,北上创业。所以我现在在北京北漂,成立了一家公司叫安诺优达基因科技,是做基因产业方面的,目前成立5年,已经发展成为行业内的一家领先企业,目前有员工800多人。
中大是跟我们公司整个的成立以及发展密切相关,因为公司的缘起其实和中大非常有关。我和我的联合创始人梁峻彬博士都是2004级屈良鹄教授的学生,同门,同级的硕士以及博士;我们公司的发展其实也与中大非常有关,因为后面我们公司引入的两个重要部门的负责人都是2000级生科院的同学。所以非常感谢学校以及学院对我们知识的教授,非常感谢学校以及学院让我认识了这么多优秀又靠谱的同学,能让我们一起成为事业合伙人,一起做有意思的事情。所以,我在这里想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师生情以及同学情都是最纯洁的,最宝贵的,最值得珍惜的。
作为学长,我应该只比台下的各位同学只是年长几岁,我感觉我们应该没有那么大的代沟。在这里,我只想和大家分享三点我认为在我的成长过程当中非常重要的事情,希望跟大家分享,希望对大家以后的无论是学习、工作或生活是有帮助的。
第一点我想要和大家分享的是,需要大家能够把握机会,能够成为理想中的自己。
人的一生其实会面临不同的选择,有时候是被动的,但更多时候我认为是主动的。无论是何种选择,我都希望各位能够勇敢去把握机会,逐步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成为那个理想的自己。
就我自己而言,当年高考报考志愿选择中大,成为各位的校友,是我自己主动选择的结果。因为我是浙江人,我想走南闯北;本科入读生物专业,其实是被动的选择,因为生物专业是我的第三志愿,但是大二的时候我同时又辅修了计算机,因为这是我当年更愿意就读的方向,这又是我主动选择的结果;研究生的时候,我专注在生物信息学方面的研究,这个其实也是我的主动选择,因为我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能力所在,以及这个行业将来的大发展。另外一方面是我知道自己实验方面不行,当年在实验室花了一个多月也没能把RNA提取成功;后面出国读联合博士,到法国,以及后面到研究所做博士后,这也是主动地选择,因为我想继续深造,让自己技术更精进,视野更开阔;在国外待了5年多,后面回国创业,这也是我主动选择的结果。当年放弃了走学校的学术路线,回国做产业,因为我发觉,相比于科学的发现,对于技术的应用能让我更加兴奋,所以当时我就和梁博士一起共同到北京创立了现在这个公司。所以我想说,在追寻人生目标的过程中,各种选择不敢说是对还是错,但对我来说,我都勇敢地去做了,并且不后悔。所以面对机会,我希望大家能够把握机会,爱拼才会赢!与大家共勉。
第二点我想分享的就是,要乐观地坚持。
台下的各位同学马上要离开校园,离开母校老师的庇护,同学的陪伴,进入写满市场经济规律的丛林的竞争性社会,我想大家都要为自己捏一把汗,因为毕业后,雄心壮志像自己创业的,其实可以说是九死一生,这是个不争的事实;踌躇满志进入公司工作的各位,即将会面临工作的不顺意,面临同事和领导的误解或冲突,这将会是个大概率事件。所以我希望各位到时候可以把苦难和不满随时放下,守住乐观的心,乐观地前行。因为悲观的人,首先是先被自己打败,才会被生活打败。每次我和其他人聊起我们自己创业的过程,有哪些是比较艰难的时候或事情,其实直到现在我都觉得没有什么。即使当年我们的领域,我们现在的主营业务受到国家政策波及,面临全面暂停的时候,我也没有觉得特别难。其实,乐观的人总能在事情发生的时候看到积极的一面。这个世界是很残酷的,有的时候也很不公平,如果各位今天不努力,明天就要面对残酷,在竞争中被他人取代。所以,在各位就业、创业或者立业的道路上,我希望大家披荆斩棘,不忘初心,乐观地坚持。
第三点我想要和大家分享的是,要有持续学习的能力。
我想,在座各位生科院的同学们应该很清楚这一句话:二十一世纪是生物的世纪。我也相信很多人,包括当年的和现在的,其实都是因为听了这句话而选择了生物这个专业。伴随着基因测序、基因编辑以及干细胞等技术的不断创新以及应用,我现在相信这句话是真的。我们确实现在可以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生物世纪的到来,因为二十一世纪其实有一百年,很长。所以,相比于早些年毕业的师姐师兄,在座各位是幸运的。因为这些技术带来的无论是科学上面的进一步的拓展,以及生物医药产业的爆发,造就了很多的工作机会,使得在座各位不用像我们当年,以及我的师兄师姐那样,需要选择其他的就业方向,大家可以在本专业就能找到很好的工作机会。
但是值得警惕的是,现在是一个知识大爆发的时代,以及是一个“知识半衰期”快速缩短的时代,知识更新非常快。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各位不能保持持续学习的能力或者心态,随时更新知识,很快就面临被淘汰的风险。
另一方面值得警惕的是,人工智能革命带来的各行各业的变革,包括我们这个行业。最近有一本书很火,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叫《未来简史》,作者认为人工智能会改变所有人的生活方式,人工智能会取代大多数人类的工作,使得99%的人沦为无用阶层。当然,有些危言耸听,但已经真真切切地发生了很多事情,已经在颠覆一些我们的一些固有认识,Google的AlphaGo已经在围棋界称王,IBM的Watson医生已经在很多的病理或其他诊断方面超过了世界上的顶尖医生,即使像我们现在的公司也已经在用各种自动化替代人工,尽可能地少人工,实现自动化。所以面对这样的情况,我觉得有一句老话非常有用:活到老,学到老。就我自己而言,也是在践行这句话。上个月,我也刚通过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硕士答辩,完成两年的EMBA学习,拿到了硕士学位。所以今天再次穿上博士学位服,我觉得很荣幸。这也是对我自己的及时“充电”,包括我们公司的中高管,我也把他们送到另外一个学校去读EMBA定制班,让他们再次充电。为的就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自己不被淘汰,公司不被淘汰。所以我希望在座各位能通过持续学习,积累新的知识,增强领悟潜质,提升创新能力。
最后,希望大家能够像中山先生说的那样“立志做大事”,祝大家好运!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