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贤思齐 | 醉心植物,爱促前行 ——采访优秀本科生于润贤
醉心植物,爱促前行
——采访优秀本科生于润贤
人物简介:于润贤,17级生态学专业,17级逸仙班成员,自大一起开始参与实验室工作,自发完成了校园植物调查。
采访人:麦晓烔、黄鑫豫;撰稿人:麦晓烔
人的一生中能找到自己真正热爱并有条件投身其中的事业,是非常困难同时也非常幸运的,对于大部分未来会走上科研道路的生科学子来说更是如此。那怎样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并坚定地走下去呢?
从大一起就进入实验室参与工作、与伙伴两人自发完成校园植物调研的于润贤,或许能给还未找到方向的生科学子们带来一些启发。
每当提起植物认种“大神”,大家都总会想到于润贤。但在他的进阶之路上,也曾有过困惑与迷茫。在面临更好的大学和热爱的专业的选择时,在专业必修但自己又不感兴趣的课堂上,在进行单调的、重复的、繁琐的实验操作时,在准备了很久的课题被别人抢发了文章时,他都曾有过和绝大多数人一样的迷茫。那他是如何穿过迷茫,一步步坚定地向自己热爱的植物走近的呢?
一个俗套的开始
与我们通常所想象的“大神”们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不同,于润贤和植物的故事开端十分平凡,甚至可以说有些俗套。他们相遇于高中生物竞赛,当时为了准备生物竞赛省队选拔的植物学考试中的认种,于润贤天天泡在浙江大学校园里认种。他对植物的爱就在这一天天的相伴中慢慢萌发、生长,直至长成参天大树,最后这份爱已经融在了他的骨血里,不可分离了。“就像有些人喜欢旅行打卡,每次见到,然后拍下,最后认识到一种从未见过的植物也和打卡一样,认识新的生命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现在深爱植物的于润贤如是说。
其实一生中有很多事情是因为客观需求我们不得不去做的,这的确很无奈,但是如果不去多做不同方面的尝试,我们又如何能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东西呢?热爱都不是凭空产生的,以开放的、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各种挑战,其实是在给自己更多的可能性。
走一步,再走一步
爱上植物为于润贤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而为了真正走进这个世界,他在热爱的支撑下不断前进。
还在上高中时,为了了解校园的植物多样性及分布,同时也是为了多学习一些植物分类知识,于润贤自发完成了简单的校园植物分布图。“现在回过头看以前做的工作其实挺幼稚也挺简陋的,但是做完挺有成就感的,大概也更加固了我对植物的爱吧。”在他看来,其实自学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知识,也不必一开始就去看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文献资料,可以从了解身边一些有关的事物入手,或是去参加一些相关的活动,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又能增强兴趣。
在选择大学及专业时,其实于润贤也有过纠结,一边是排名更靠前的大学,一边是以植物学闻名的中大,但是出于对植物的爱,他最终还是选择来了中大。来到中大以后,于润贤积极联系生科院植物学的教授,与他们探讨一些他感兴趣的植物学问题。更是在大一上学期的10月,入学还不到两个月时,就进入实验室参与课题研究。这是他积极的学习与研究态度以及丰富的知识储备为他争取到的机会,也是对他实力的认可。在实验室跟随导师及师兄师姐们学习过程中,于润贤也发现了植物学这个大范围中自己感兴趣的具体方向——细胞器基因组的进化。“当时我在实验室里没有什么具体工作,老师就让我去做一下这个课题,自己看了文献资料后发现这个课题很有意思,这是我目前的主攻方向。”不断尝试其实就是一个不断认识新事物的过程,尝试的过程中除了要乐于认识新事物,还需习得其理,为己所用。
除了在实验室做有关主攻方向的工作,于润贤还保留着高中的习惯,喜欢在空闲时间去四处观察、拍照、辨认、记录各种植物。从中大校园到华南植物园,再到广药和广中医的药王山和药用植物园,他的脚印遍布广州市内大大小小各种植物较为丰富的区域,这些地方的植物他基本都看了个遍。当被问及平日要上课和做实验,空余时间还要跑出去认植物会不会感到很疲惫时,于润贤说:“还是那句老话,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是不会感觉累的,可能在别人眼里看我周末四处跑去看植物很辛苦,但对我来说这个过程非常快乐,是我舒缓压力的方法。”做真正喜欢的东西是不会累的,为了自己的热爱而付出时间和精力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就像是在追着自己的光。
大二上学期时,于润贤和伙伴两个人用不到一个月时间完成了中大的校园植物调查。他提到做校园植物调查的初衷是为了清晰地了解到校园植物具体有多少种类,希望能作为一个大致的数据保留下来。在调查过程中,他们遇上了一些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引入的,但现在已经无法辨认的物种。为了弄清楚这些树到底属于哪些种,他们还采用了一些分子生物学手段。
其实在做调查与研究的过程中遇到的很多问题是需要学习新方法才能解决的,而且这些方法大多来自一个你从未接触过的领域,所以科研工作是非常考验一个人的自学能力的。“遇到问题不要总想着先去找老师,老师不会的话也是要去看资料学习,自己可以先多看几篇相关文献资料,说不定能找到一些灵感,自学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
不忘初心,爱促前行
采访中于润贤提及在研究课题的过程中,往往要学习一些本专业以外的一些方法,包括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在内的各学科,那他是如何自学的呢?他说主要还是要靠自己看文献,平时有空时他会找一些感兴趣方向的文献来看,积累一些研究方法,真正需要用到类似方法时再去找相关的文献细读。
其实这些方面他并不感兴趣,但还是要去看相关文献,因为这些是他解决问题并最终达成自己期望的结果的手段。所以说及时调整心态也非常重要,要记住自己的初心是什么,也要明白现在做的不那么喜欢的事情是在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铺路。在上一些不那么感兴趣的专业课时也应抱有这样的心态。于润贤也提到说他也有一些非常不感兴趣的专业课,但是还是需要好好学,要得到一个好成绩,不能因为这些课的成绩影响到将来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