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演学科前辈——傅家瑞先生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史微电影《行·先》从1924年的情景开始,沿着历史时间,呈现生科先辈们在创建初期的筚路蓝缕,抗战迁徙的锤炼成长,以及现在的我们薪火相承,乘风而起,共书华章的精神面貌。我们不仅要演绎先辈,更要感受先辈们的舍己为国、爱校爱学科的博大胸襟。演绎先辈,传承精神!
《我演学科前辈》栏目记录了演员志愿者们在扮演的学科前辈时的感想体会,演绎前辈故事,感悟初心使命,薪火代代相传,体现文化的一脉相承。
李颂扬《行•先》中饰演傅家瑞教授
傅家瑞教授:破解种子“芯片”难题的追梦
——记微电影《行•先》的拍摄
种质资源是种业的“芯片”。国家十四五规划纲将生物育种列为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要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和种子库建设,确保种源安全;加强农业良种技术攻关,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种业龙头企业;要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
为打赢这场种业翻身仗,无数的科学家前赴后继,甘于奉献,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2021年4月23至25日,第七届全国种子科学与技术学术研讨会在广州成功召开,大会以“种子芯片与粮食安全”为主题,吸引全国200余位学者参加。现场一位96岁的高龄学者获得大会颁发的“中国种子科学研究终生成就奖”。获奖者是傅家瑞,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国际著名种子生物学家和植物生理学家。
受父亲的影响,傅教授从小对农学非常感兴趣,大学毕业后任教于中山大学生物系。新中国成立后,人口数量快速增长导致对粮食的需求激增,在国家发展需要的时候,傅教授挺身而出,投入到植物生理的研究,专注于对优质种子的培育,从根本上提高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
2021年11月,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迎来成立三十周年暨建系九十七周年盛典,学院以微电影的形式展现发生在这段峥嵘岁月里的人和事,本人非常荣幸作为傅教授的扮演者参与微电影的拍摄。通过阅读《傅家瑞传》,让我全面地了解了傅教授的学习、工作经历和取得的丰硕成果,既心疼于前辈的艰辛遭遇,又感佩于前辈在逆境中仍坚守爱国为民、献身科研与教育事业的崇高精神。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无数像傅教授一样的前辈用他们的智慧和努力,为中国的科研事业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许多领域完成了从无到有的飞跃。当历史的接力棒传到我们这一代人手上时,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辈当奋力奔跑,开拓创新,让祖国的科研事业继续腾飞。
我叫李颂扬,是生命组学团队庄诗美教授课题组的博士后,主要关注非编码RNA在肝癌进程中的功能及分子机制,希望通过我们的研究,为肝癌的临床治疗提供潜在靶点。
李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