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志报国,生科人的家国情怀
序言
回首2021年,学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面向重大学术前沿、面向国家战略需求、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从党建引领、人才培养、师资建设、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实现了整体水平的显著提升和发展。
农业种源安全是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需求。为坚决打好种业翻身仗,牢牢掌握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现代化主动权,各科研团队依托有害生物控制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动融入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整合学科人力资源,加强农业良种技术攻关,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同时集中优势资源攻关新发突发传染病和粮食安全风险防控,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风险自主可控,进一步提升服务现代农业、南海战略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能力。
养殖鱼类良种培育及应用
林浩然院士团队长期从事养殖鱼类的良种培育及应用,发明新型高活性鱼类催产剂,彻底解决我国鱼苗生产难题,从1995推广以来,累计生产鱼苗17500亿尾,创造241亿元经济效益。创建石斑鱼生殖生长调控、规模化繁育和养殖产业化关键技术,促进石斑鱼产业发展,2020年石斑鱼养殖产量近20万吨,年产值超过200亿元。校企联合培育出虎龙杂交斑、云龙石斑鱼、全雌翘嘴鳜“鼎鳜1号”等三个国家审定水产新品种,培育鱼类苗种9亿尾。
林浩然院士发明了国际上定名为林-彼方法的新型高活性鱼类催产技术,对鱼类养殖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获得广东省突出贡献奖
林浩然院士指导渔民养殖工作
创新推动国家生猪种业振兴
国家生猪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陈瑶生团队长期致力于我国生猪种业振兴事业,首创数字化种猪育种技术体系,搭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数据育种服务平台,覆盖全国70%以上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成为国内最大的第三方种猪育种技术服务支撑平台,推动区域性种猪联合育种体制机制创新,成为我国生猪种业振兴发展的典范。通过紧密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打造了以壹号土猪为标志的我国地方猪资源保护开发利用新模式,创建我国规模最大的优质猪肉第一品牌。
2021年4月陈瑶生教授作为代表出席农业农村部“新一轮畜禽遗传改良计划新闻发布会”
2020年5月农业农村部种业司组织专家在中山大学学人馆研讨制定“全国畜禽遗传改良计划(2021-2035)
维护水产养殖安全
农业农村部“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何建国教授创建了对虾病毒病和细菌病的生物防控理论与技术,将养殖对虾白斑综合征发病率从50%减至5%以下,示范土池对虾养成率超过90%,养殖亩产量稳定在800斤以上,使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解除养殖对虾白斑综合征威胁的国家。与“一带一路”沿线多个东盟国家及国际组织组建了“中国—东盟海水养殖技术协作网”,联合开展海水养殖技术研究和技术输出。
何建国教授为农业农村部专家组介绍对虾池塘养殖尾水处理系统
何建国教授牵头组建了“中国—东盟海水养殖技术协作网”
畜禽疫病综合防控技术平台
曹永长教授领导建成了畜禽疫病综合防控技术体系,保障了全国最大的畜禽养殖企业——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家禽生产的安全生产。近年来,年出栏肉鸡超过9亿只,有力地保障了粤港澳等市场的正常供应。
曹永长教授在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检查笼鸡生长情况
曹永长教授为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畜禽养殖提供技术支持
生物资源利用
苏薇薇教授团队研发的一类新药柚皮苷4项专利技术及临床批件,以1.0075亿元的价格实施成果转化;专利技术“一种化痰止咳的药物及其生产方法”以2000万元价格实施专利技术转让。为科技扶贫和乡村振兴作出了重要贡献,苏薇薇担任化州化橘红、新会广陈皮、梅州金柚3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首席科学家,为云南凤庆核桃进行深加工研究,开发韶关翁源野柠檬和桃金娘、陆丰生蚝酒,帮助粤西北和云南万余农户脱贫。为中药如丹红注射液等八大品种提供技术服务,年产值超过200亿元。
2019年09月广东省省委李希书记探望苏薇薇教授
苏薇薇教授团队为云南凤庆核桃提供技术支持
生态修复
黄立南教授团队系统建立了重金属矿业废弃地生态修复的直接植被技术,应用于广东、江西、湖南、安徽等各类金属矿山,以及全部类型重金属矿业废弃地,应用面积合计超过820万平方米,修复之后植被覆盖度达95%以上,多样性高、稳定性强,pH值从2.5提升到7左右,重金属稳定效率高达99%以上,已产生的直接、间接效益超过6亿元。
全国人大、中央环保督察组第五组长、广东省副省长、环保部土壤司、广东省环保厅、江西省自然资源厅、江西省生态学会等领导专家视察现场
德兴铜矿杨桃坞排土场生态修复工程实施两个月效果照片
附:生命科学学院发展基金介绍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发展基金捐赠说明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发展基金用于全面支持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基础条件建设、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发展。
感谢海内外广大校友、教师员工的支持,希望广大校友、教师员工继续支持学院的发展建设。
一、捐赠鸣谢
1.捐赠人捐赠金额达到2000元及以上、校友班集体捐赠达到5万元及以上、企业捐赠金额达到10万元及以上,捐赠达到以上金额的个人/集体/企业将列入学院捐赠墙。
2.关于冠名,捐赠人捐赠达到100万元及以上用于生命科学新大楼学术研讨室等,可冠名。其他情况需经学院与捐赠者共同协商后提出冠名方案建议,汇总给学校基金会确定。
3.个人捐赠超过2000元、单位或公司捐赠超过50000元有中山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颁发的鸣谢证书。
二、捐赠免税政策
单位/个人可凭学校基金会开具“公益事业捐赠专用收据”,获得国家相应税收减免优惠;
单位用于公益事业的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办理时由单位财务部门在年末结算年度利润、缴交企业所得税时一同办理;
个人用于公益事业的捐赠支出,其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义务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办理时由捐赠人所在单位代扣缴个税部门负责办理。
如有疑问,可拨打广东省地税服务热线12366咨询。
三、捐赠方式
1.微信捐赠:
建议1万元以下微信捐赠。可直接通过识别下面“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发展基金”微信二维码进行捐款操作。
(识别二维码进行微信捐赠)
2.支付宝转账:
(由于支付宝后台看不到信息)需要备注捐赠人姓名、捐赠项目(如:生命科学学院发展基金、捐赠人联系方式)。
支付宝账号:edf@mail.sysu.edu.cn
3.银行转账:
户名:广东省中山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
英文名:Sun Yat-sen University Education Development Foundation (Guangdong)
开户行(人民币户):中国农业银行广州中山大学支行
Swift Bank Code: ABOCCNBJ190
账号:44051501040000080
汇款时,请备注捐赠项目:“生命科学学院发展基金”
想查看更多项目详情
请识别下方二维码进行查看
作者
本院
来源
本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