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祝贺我院肖百龙校友获得“新基石研究员项目”
2023年10月30日,“新基石研究员项目”新一期资助名单公布。祝贺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97级校友、清华大学药学院副院长、清华-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肖百龙入选该名单。
“新基石研究员项目”是一项聚焦原始创新、鼓励自由探索、公益属性的新型基础研究资助项目。2022年,腾讯公司宣布10年内出资100亿元人民币,支持最有潜力、最有胆量、最有抱负的科学家“从0到1”,探索人类未达之境,最终助益人类福祉的提升。
“新基石研究员项目”最大的特色是“选人不选项目”。这意味着不对研究员设置明确的研究任务,不做项目进度考核,长久、稳定地支持研究员们去做富有挑战性、创新性工作。
“新基石研究员项目”严格遵循“科学家主导”的原则,采取严格的回避制度,不断优化评审机制,按照“原创性”、“重要性”、“突破性”三个标准,对申报人进行评审。设立科学委员会作为人才遴选方面的决策机构,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担任科学委员会主席。施一公表示:“两期104位研究员的自由探索,一定能在基础研究的最前沿不断突破,为中国科学的长远发展奠定新的基石。”
“新基石研究员项目”充分发挥社会资金灵活性的优势,探索成为国家支持基础研究的有益补充,为研究员“十年磨一剑”创造安稳的科研环境。此外,该项目也为研究员们提供跨学科、跨地域科学交流与合作的全新机会。
校友简介
肖百龙,清华大学药学院长聘教授、药学院副院长,清华-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清华-北大生命科学联合中心高级研究员,膜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北京生物结构前沿中心研究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入选者,科技创新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其于2001年从中山大学获得理学学士学位;2001-2006年在加拿大University of Calgary获得博士学位;2007-2012年在美国The 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从事神经科学博士后研究,导师为2021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得主Ardem Patapoutian教授。2013年入职清华大学,近12年来致力于探究哺乳动物包括人类自身如何感知机械力这一生命科学本质问题,解答了机械力受体PIEZO将物理机械刺激转化为生物电信号的结构功能机制,建立了定量解释其皮牛尺度机械敏感性的机械门控理论学说,发现了其小分子工具药物,探究了其生理病理功能,在Nature(2012,2015,2018,2019,2022)、Neuron(2016,2020,2022)、Annual Review of Pharmacology and Toxicology(2020)等期刊发表系列研究论文,产生了重要的学术影响。5篇通讯作者论文成果被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委员会所引用,对于触觉受体在被鉴定发现11年后成为 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果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2篇论文成果被收录进经典神经生物学教科书,填补了教科书空白;1篇论文成果入选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及2022年度重要医学进展。
作者
本院
来源
本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