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组织2022年外来人员实验室安全培训和考核
为进一步加强学院实验室安全管理,提高校外人员实验室安全意识和技能,培育实验室安全文化,防止和减少事故发生,保障实验室正常运行,我院于5月9日上午组织外来人员实验室安全培训和考核,学院党委张斯虹书记对培训工作做了部署,各实验室短期讲学、进修、研修、合作以及其他临时用工人员等六十多人参加了会议。
黄军就副院长(主持工作)主持了培训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总结了过去一年学院在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对各外来人员对学院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谢,希望新的一年各外来人员继续支持和配合学院安全管理工作,并预祝他们在新的一年学有所成,学有所获。
随后,学院实验室安全员熊丽娜老师为大家解析了学院目前的安全相关规章制度,常规实验室安全注意事项等。她强调,第一,外来人员进入实验室开展研究工作前,一定要经过实验室的培训和考核,培训内容应包括(1)紧急逃生路线(2)实验室重要风险源(化学品、灭菌锅、烘箱、气瓶等)及相关的应急处置预案(3)拟开展实验的风险评估及防护措施(4)实验室安全的其他事项等。第二,各外来人员进入实验室前要认真观察实验室信息牌,信息牌包含紧急联系人、实验室风险源、防护措施和灭火措施等重要信息,可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实验室。第三,严格遵守实验室各项安全规定,如不在实验室饮食,自配试剂写明标签,过夜实验要审批,高温、高压、高速运动、电磁辐射等特殊设备使用前要经过培训等。最后,实验室是高校实验育人、科研攻关的重要场所,实验室安全是不能触碰的底线和红线。希望各外来人员能够严格遵守学院各项实验室安全规章制度,共同守护安全底线。
培训结束后,为加深外来人员对学院各项实验室安全相关规章制度的理解和认识,学院对外来人员规章制度和本次培训内容的掌握情况进行了考核,蔡哲等64人全部通过了学院实验室安全考试,其中36人取得满分。
考核最后一题设置了开放性问题:“在实验室中开展实验工作时,您认为最危险的物品或实验过程有哪些?您是如何自我防护的?”希望通过这样的思考能让实验室外来人员更清晰的认识到自身实验过程中的风险点,做好自我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