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男
职称: 教授(二级岗)
学历: 博士
导师类型:博士生导师
学科方向:071002-动物学,0713-生态学
研究方向:水稻害虫褐飞虱的成灾机制及防控技术
个人经历
2001.6-现在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导
1998.11-2000.7 德国生物防治研究所,博士后
1995.11-1997.1 美国康乃尔(Cornell)大学,访问学者
1993.12-2001.5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
1991.7-1993.11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讲师
1988.09 – 1991.07 中山大学,博士生
1985.09 – 1988.07 中山大学,硕士生
1981.09 – 1985.07 湖南师范大学,本科生
讲授课程
本科生选修课:生物防治原理与技术、生态安全
研究生必修课: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
学术成就
长期从事水稻害虫研究及生物防治技术研发,在昆虫RNAi、褐飞虱生殖和抗药性、以及水稻害虫生物防治等方面取得了创新性成果,在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PLoS Biology、Journal of Advanced Research、Molecular Ecology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2部,获国家发明专利12件,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2)、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排名第4)等奖项。
(1)害虫对农药产生抗药性常常引起适合度代价,我们率先鉴定到适合度代价的修饰基因:过氧化物酶基因,为昆虫抗药性进化的研究开拓了新方向。发现共生菌Arsenophonus的一种菌株可以降低褐飞虱对农药吡虫啉的抗药性。发现褐飞虱的抗药性降低了抗虫水稻品种的收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调节褐飞虱对抗虫水稻品种的适应。
(2)褐飞虱生殖是种群暴发的基础。我们发现褐飞虱转录因子FoxO直接结合卵黄原蛋白基因来调节繁殖力。发现褐飞虱繁殖力SNP 7个,并建立了种群数量预测模型,准确性高。成功从水稻提取物中鉴定出草酸是褐飞虱味觉受体NlGr23a的配体,其参与调节褐飞虱取食;更有意义的是,NlGr23a的缺失突变体导致雄虫不育。
(3)发现昆虫非中肠基因(几丁质合成酶基因A)可作为RNA干扰(RNAi)靶标基因,拓宽了靶标基因的来源。获得了多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RNAi靶标基因,获授权发明专利5件,其中1件已转让使用权。研发了三种dsRNA的应用技术。建立了一个降低dsRNA脱靶风险的网站(https://dsomg.sysu.edu.cn/)。主编《RNA干扰--从基因功能到生物农药》。
(4)提出了短期农作物生境节肢动物群落重建的概念,并建立了分析方法。出版专著《群落重建与水稻害虫生物防治》。作为广东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首批岗位专家,建立了水稻害虫生物防治技术体系,示范推广面积超10万亩,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近五年主持的代表性科研项目
(1)作物免疫调控与物理防控技术及产品研发,课题四:高效安全靶标基因筛选及RNAi 作用机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2017YFD0200904),669万元,2017.07-2020.12
(2)两种基因型褐飞虱群体的遗传调节及其分子机制,国家基金面上项目(31672021),70万元,2017.1-2020.12
(3)褐飞虱新型短翅群体对田间群体的替换能力及机理研究. 国家基金重点项目(31730073),303万元,2018.01-2022.12
(4)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调控褐飞虱适应抗虫水稻品种的代谢机制,国家基金面上项目(32072418),58万元,2021.1-2024.12
(5)黄熟期水稻调节褐飞虱lnc-21921增强长翅成虫抗药性的分子机制,国家基金面上项目(32372519),50万元,2024.1-2027.12
五篇代表性论著
(1) Dong, Y, Chen, WW, Kang, K, Pang, R, Dong, YP, Liu, K, Zhang, WQ*. FoxO directly regulates the expression of TOR/S6K and vitellogenin to modulate the fecundity of the brown planthopper.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2021, 64(1): 133-143.
(2) Pang R, Xing K, Yuan L, Liang Z, Chen M, Yue X, Dong Y, Ling Y, He X, Li X*, Zhang W*. Peroxiredoxin alleviates the fitness costs of imidacloprid resistance in an insect pest of rice. PLoS Biology, 2021, 19(4): e3001190.
(3) Pang R, Li S, Chen W, Yuan L, Xiao H, Xing K, Li Y, Zhang Z, He X, Zhang W*. Insecticide resistance reduces the profitability of insect-resistant rice cultivars. Journal of Advanced Research, 2024, 60:1-12.
(4) Lin K, Yue L, Yuan L, Kang K, Zhang Y, Pang R*, Zhang W*. Alanine metabolism mediates energy allocation of the brown planthopper to adapt to resistant rice. Journal of Advanced Research, 2025, 67: 25-41.
(5) 张文庆、王桂荣等编著,RNA干扰--从基因功能到生物农药,科学出版社,2021,北京.